网瘾这个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大家拿出来讨论,只是现在大部分人不怎么提网瘾,而是更多的衍生为“游戏成瘾”、“手机成瘾”和“短视频成瘾”。今天就来聊聊短视频成瘾。现今各大平台到处充斥着低俗、狗血、无用的短视频,但人们似乎也都习惯了刷视频来打发时间。人的思考能力不断减弱,心智也在蜕化,我们都成了睁着眼睛的盲人。
你一定目睹过地铁上随处可见的低头族;红绿灯等候时,身旁手机传来的声音;晚上睡前你可能也体验过,躺在床上拿起手机滑动着屏幕,明明前一秒还决定要早睡的,但拿起手机的那一刻全都抛在脑后了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都沦为了手机的奴隶,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盛行的短视频。短视频盛行的背后,更值得注意的是:未成年人接触短视频比例也在不断攀升。调查发现,70.8%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或直播软件。
不可否认,短视频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得到快乐、放松,但是一刷完视频,我们又记得了什么呢?又或者获得什么知识了呢?只怕剩下的是无尽的空虚感吧!
大人如此,更何况于心智、身体、判断力未成熟的孩子而言呢?曾几何时,一部手机,是孩子“开眼看世界”的关键窗口。而现如今,却成为了家长育儿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难题。其实很多时候,孩子沉迷“低级快乐”,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家庭氛围和父母自身。所以,想要孩子远离短视频,父母不妨尝试以下两点做法。
1、以身作则,远离低级快乐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也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对象。很多时候,孩子沉迷“低级快乐”其根源于父母没有树立好榜样。经常说到“以身作则”,但很少有父母能够真正做到。如何做到以身作则?其实也很简单,你只需要做到在孩子面前尽量不玩手机、刷短视频,给孩子传递正能量的形象,提供一个舒适、温馨的环境。当然了,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做法都有所区别:
3岁以下,孩子视力还在发育,尽量不要给孩子看手机。
3-6岁,孩子接触手机,父母需要删掉游戏、短视频等娱乐APP,可以留讲故事、词典等学习类APP。
6-12岁,可以与孩子协商,规定玩手机的时间、次数。
12-18岁,青春期的孩子一般自我意识较强,父母应该适当管理、酌情引导。
2、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
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,做孩子健康成长的“引路人” 。在陪伴孩子的时候,父母不妨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,比如画画、打篮球、踢足球、去旅行等,这样不仅能发掘孩子的特长、还能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。当然了,如果您家孩子已有网瘾倾向,并且多次劝说后仍得不到有效的作用。
请不要放弃,您可以通过任意一种联系方式来咨询我们,我们将为您一一解答,助力孩子健康成长!
广州脑博仕医院是一家专业戒网瘾机构,专业团队,科学体系,专注于青少年网瘾、沉迷网络、沉迷游戏、手机成瘾、网络痴迷、网瘾综合征、以及由此导致的厌学辍学、懒散、逆反叛逆、自闭冷漠、暴力亢奋等各类青少年精神心理和行为障碍的诊治。
医院以“医教结合”为基础,合理安排治疗、康复、运动、娱乐、休息等项目,以“课程表式”有序开展。例如:生日会、联欢会、手工制作、棋牌比赛、桌球比赛、亲情陪伴等。
通过兴趣替代的方法,不仅仅是带着孩子们“玩儿”,还要让他们找到兴趣点,体验到快乐,增进人际交往获得成就感。用对身心健康有益的玩法,替代不健康网瘾行为,把孩子从虚拟世界拉回现实中。
医院地址: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