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,计算机网络正全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。对学生来说,精彩多变的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、交流思想、休闲娱乐和创新思维的新平台。
学生正处于发育时期,思维异常活跃,而网络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天地,使得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、烦恼、孤独、痛苦。然而,我们发现,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丰富精神大餐的同时,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其负面的影响,学生常常迷恋于网络游戏、网络聊天,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时空。
有些学生长期迷恋网络,挤占了课余体育煅练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,甚至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,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,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。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学生迷恋网络问题行为的危害,积极寻找预防与矫正策略。
学生上网聊天、玩游戏,影响学习,是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。不管不问当然不对,又封又堵亦不能见效。我们要正确认识学生迷恋网络的成因,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!那么,是什么让学生在网络中迷失自己?
网络因其开放性满足了少年儿童宣泄、释放紧张的需求。
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训练,而放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。
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观念、教育方法、知识等方面跟不上学生成长教育的需求,从而造成对学生上网的“失控”。
从上述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不难发现,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这其中有孩子自身心理需求使然,也有学校家庭教育的缺失。一旦发现孩子有沉迷网络的苗头,作为家长必须要立刻引起重视,放任自流势必会无法收场。
1、注意和老师联合,形成矫正合力
学生迷恋网络的问题是家庭和教师两方面教育失败的共同结果,因此,家长在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,一定要征求老师的建议,寻求老师的帮助。家长如果发现学生有类似网络成瘾的苗头,应主动与老师取得联系,获取一些专业的解决策略,寻求老师的支持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,发挥家校系统综合的教育作用。
2、拓展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空间
对孩子学习是生活的主题,但不是生活全部。除学生之外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,如参与各种体育锻炼,开发各种兴趣爱好,家长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,填补他们空虚的生活。鼓励孩子参与各种社团,如文学社、心理健康教育协会、志愿者服务协会等,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。
3、给予孩子多元化的评价
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,但要注意,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孩子的唯一标准。家长在生活中要发现肯定孩子的特长,并要引导孩子努力经营好自己的特长,鼓励孩子参与各种竞赛肯定这些专长,使一些孩子能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。
4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
家长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,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,树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。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,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,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、黄色信息面前,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。
5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
家长不要视网络为洪水猛兽,而是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,并和孩子一起享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方便。亲自体会网络,提高孩子运用信息、提炼信息、辨别信息的各项能力。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孩子了解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,预防不健康内容。
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,也都有不好的一面,只要我们引导到位,就能让网络为孩子所用,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健康伙伴。
家长可以对网络进行正面引导,提供一些好的网站,带领孩子“历险”、唱歌、游戏、学习,或在电脑上玩搭积木、画图画等益智类游戏,或让孩子在网上认识动物、认识自然、认识生活。
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可能对网络具有强烈的迷恋倾向时,千万不能一味地对孩子横加责备。家长应和孩子就迷恋网络的原因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,家长要真诚地倾听孩子的感受。必要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、心理辅导,逐步帮助他们摆脱网瘾的纠缠。
广州脑博仕医院作为华南地区自愿戒网诊疗专业医院,以“专业、专家、专病、专治”为特色,在青少年网瘾、沉迷游戏、手机成瘾、网络痴迷、网瘾综合征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精神障碍等病症诊疗方面颇具实力,以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获得了患者的口碑和信赖,各地患者纷纷慕名前来就诊。
戒网瘾专科不强制,不体罚。全心致力于病患的心理治疗,专业可靠,同时治疗因网瘾而导致的其他身心病症。为网瘾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,实行个体化进阶式治疗。包含:个体精准诊断标准管理、个体精准诊疗管理、个体预后管理等多个步骤,形成了“生理脱瘾、心理脱瘾、防反复、社会关系重建”分阶段、多体系融合的身心同戒模式。
医院专家会根据患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,并结合个人意愿,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出院后,为其制定院后心理康复计划,定期回访,指导康复,发现问题及时疏导,鼓励患者定期复诊和心理治疗,巩固疗效。
医院地址: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号